怨的背后,深藏着他对上官圆难以割舍的爱。他们一同在宫中度过的童年时光,宛如熠熠生辉的珍珠,串联起上官霄记忆中最温暖的部分。
就像冬日里的暖阳,驱散了上官霄身体的病痛与内心的恐惧。这份真挚的关怀,如同一根坚韧的丝线,紧紧维系着他们的兄弟情谊。即便在对上官圆心生怨怼之时,那些温暖的过往,总会如潮水般涌上他的心头,让上官霄满心愧疚,不断在心中自责自己。
回到寝宫,上官霄独自坐在黑暗中,眼神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。他决定听从幻空的建议,与太子展开一场残酷的权力角逐。
从此,兄弟间纯真的情谊彻底破裂,曾经的亲密无间化为乌有,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敌意与算计,两人在权力的漩涡中渐行渐远,直至站在了彼此的对立面。
和圣主幻空合作后,他愈发不择手段,孤注一掷,决定开始权力的角逐:政变……
此时的他,已被权力欲望完全操控,理智尽失,他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场政变上,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,他也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,只求能抓住那一丝权力巅峰的机会。
一次,上官圆组织的宫廷诗会结束后,上官霄看到被众人簇拥的上官圆,故意放慢脚步,等人群渐渐散开,走上前去,嘴角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:“太子殿下今日这诗作,倒是博得了满堂彩,不过依我看,这诗中意境,似乎也只是寻常,怕是迎合了父皇喜好罢了。”
上官圆微微皱眉,眼中闪过一丝诧异,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弟弟,说道:“弟弟,作诗本就是表达心声,父皇赏识,也是对我一番心血的认可,你若有不同见解,不妨直说。”
上官霄冷笑一声:“见解?我能有什么见解,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,殿下莫不是当了太子,便听不得真话了?”说罢,甩袖而去,留下上官圆一脸复杂地站在原地。
为了削弱太子的势力,上官霄不惜使出各种手段诋毁陷害。他暗中收集太子身边一些小失误和过错,添油加醋后散播出去。
例如,太子的一个侍从在宫外与人发生了一点小争执,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上官霄却买通各方,将此事夸大渲染成太子纵容下属欺压百姓。
他还买通一些宫廷内侍,在宫中散布不利于太子的谣言,说太子为人骄纵跋扈,对父皇也心怀不满。
这些谣言如瘟疫般在宫中迅速传播,一时间,众人对太子的评价开始产生动摇,就连一些原本支持太子的大臣也心生疑虑,朝堂之上,太子的威望受到了极大的冲击。
某次朝堂议事结束,上官霄看着与大臣们谈笑风生的上官圆,等到众人都散得差不多,走上前,阴阳怪气道:“太子殿下处理政务果然得心应手,只是不知道这其中,有多少是自己的真本事,又有多少是旁人的功劳呢?”上官圆脸色一沉,严肃地说道:“弟弟,朝堂之事,关乎国家兴衰,不可如此胡言。我每日兢兢业业,所做一切皆为江山社稷,你莫要无端猜忌。”
上官霄却不以为然,大声嘲讽道:“兢兢业业?哼,不过是在众人面前做做样子罢了,真以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?别自欺欺人了。”言罢,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,上官圆望着他的背影,心中满是失望与无奈
从此,兄弟间纯真的情谊彻底破裂,曾经的亲密无间化为乌有,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敌意与算计,两人在权力的漩涡中渐行渐远,直至站在了彼此的对立面。
某日,上官霄在乾坤门偶遇一位因直言进谏而被冷落的老臣,他装作不经意地走上前去,低声说道:“大人,近日朝堂之事,晚辈看在眼里,大人一心为国,却遭如此冷遇,实在令人心寒。”老臣微微叹气,面露无奈。上官霄见状,继续道:“如今朝堂局势复杂,有人独揽大权,蒙蔽圣听,真正为国为民者却难有施展之地。大人难道就甘心一直如此吗?”
此时,上官霄心中既紧张又期待,紧张是怕老臣直接拒绝,暴露自己的意图;期待则是希望老臣能被说动。
他观察着老臣的表情,继续隐晦暗示:“若能打破这局面,大人必定能重新施展抱负,名垂青史。”
老臣眼中闪过一丝犹豫,上官霄知道有戏,又补充道:“晚辈虽人微言轻,但也愿与大人一同为这朝堂清明出一份力。”
于是,在京都郊外,一间隐秘的茶室,上官霄约见了几位同样不得势的大臣。
他表情严肃,语气坚定地说:“诸位大人,当下我朝看似太平,实则暗流涌动。太子独断专行,诸多决策只为巩固自身权势,全然不顾我等忠良之士。”
上官霄一边说,一边观察众人反应,见大家神色凝重,便继续描绘未来蓝图:“一旦局势改变,我定当重用各位大人,大家携手共进,重塑朝堂新气象。诸位大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,怎能被这现状埋没?”
充满自信与急切的上官霄,他觉得自己的计划已万无一失,急切希望拉拢这些大臣,壮大自己的势力。
他加重语气:“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,若错过这次机会,恐怕各位大人再难有出头之日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