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残月在木鱼镇分别,回到了功德天中。
“你生来便与大道亲和,帮我看看夏流松那画中天地的洞天道种根基……”
随手把和尚的生魂交给阴司龙君,汤引叫来了镜羽,将道芽递到了对方手中。
柔绿的翠芽只有一指高,鲜嫩欲滴。
无穷的生机从中喷涌而出,周围水墨云雾缭绕,显现出各式各样的纷乱场景。
昙花一现,刹那即散。
镜羽持芽在手,紧闭双眸,心思与功德洞天相合,感悟道种蕴含的点点滴滴。
天地静谧。
片刻后,他缓缓张开双眼,神情惊异欣喜。
“这是完整的洞天道种,只差乾坤证道这一步,那方天地便已经可以化作一处红尘外的洞天福地了,他也能够借此成就地仙果位。”
“完整的道种?”
汤引将道芽接了过来,仔细凝视过去,可以见到这嫩芽中的一点一滴都是无穷的水墨画道道纹符号组成,彼此勾连映照,化作了一枚初生的嫩芽。
这是夏流松自创洞天的天道根基,就如功德天的《大梦心经》一般,是无上仙道经文。
“他洞天的功德香火之道还未成型,如何能成就地仙?”望了望功德天中的四方上下,汤引心中疑惑。
对此,镜羽诧异摇摇头,解释道:“洞天福地与大世乾坤不同,作为红尘外的小世界,一方洞天只需一种天道根基。便如功德天的《大梦心经》一般,这也是我们能够通过梦境接应来玩家们的心魂命格,降临这方天地的根本之道。”
《大梦心经》是汤引主修的仙道古经,因前世兵解之谜,他从不会在外界使用此道。
至今为止,唯一的用处可能就是利用在玩家身上了。
“那功德之道呢?”他忽然皱起了眉头。
功德、香火、信仰都是一类的东西,被他统称为功德之道,与《大梦心经》一般,同样是功德天的根本。
甚至于此方洞天之名也是由“功德”之名演变而来。
“功德之道也是一种天道根基,但并不是每个洞天所共有的,本质上与《大梦心经》、水墨画道是同样……”
镜羽开口,话说到一半忽然愣了下来,一脸惊诧。
如果《大梦心经》和功德之道都是洞天的天道根基,得其一种便可化生红尘外的洞天福地,那为什么功德天有两种道则?
“功德天既然被叫作此名,那功德之道才该是洞天的天道根基才对,为何你的记忆中却始终认定的是《大梦心经》?”
汤引眉宇紧锁,察觉到了不对劲。
只可惜他没了前世的记忆,关于洞天的许多东西都是镜羽告知他的,自身又本就掌握了《大梦心经》与功德之道。
洞天的道则根本究竟是哪一个他也难以辨别。
“难道功德天本名应为大梦天?”
镜羽也有些搞不清楚了。
在他的认知里,这方洞天福地的根基从来都是《大梦心经》,对功德之道虽如臂使指,但深究其来源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“看来,你记忆中关于功德之道的过往丢失了……”
得出这个结论后,汤引更加迷惑了起来。
镜羽是天生神圣、道缘山山神、功德天天道化身,无论实力如何,其位阶始终极高,能够在他真灵上动手脚的人只有两个。
一是镜羽自己,另一个就是身为洞天之主的汤引了。
前者发生的概率不大。
那最大的可能便是上一世的汤引在兵解前斩了镜羽的相关记忆,造成了这样的结果。
可是。
为什么呢?
这是两人共同的疑问,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答案。
“若将水墨画道融入功德天中,那此方洞天福地是不是又多了一种道则根基?”
看着手里水墨画道的道芽,汤引心神一颤,冥冥中似乎明白了什么。
但他若是这样做了,必定会与夏流松的洞天雏形抢夺乾坤证道之机,大治山的画中天地也会溃散衰败,化作虚无……
“你说过,夏流松就差乾坤证道这一步便可转换洞天,成就地仙之位?”汤引想起了镜羽先前的话,面色凝重起来。
“恩,这道种已经成熟,他的地仙之位只差证道便是水到渠成。”
“你能判断出道种成熟于多久之前吗?”汤引再一次将那嫩芽递到了镜羽的手中。
“成熟年限?”
后者抓起嫩芽仔细观摩,刹那化生仙灵状态,一双眸子里倒映出功德天的本源大道,推演起夏流松的水墨画道来。
一刻钟后,他收回道法,默默得出了一个结论:“应是百年左右。”
“百年……”
汤引喃喃,回忆起天断山时与剑婆书悦的交谈。
百余年前,正是夏流松离开这方世界,回返家乡神州的时间……
再回过头来看向水墨画道的道芽,又翻手召来了一卷画帛。
这是一个月前观季县首次相遇时从对方手里得来的东西,名为《洞天锦绣图》。
“他送我洞天图,又赠我道则根基,究竟要做什么?”
汤引脑海中满是疑惑与不解,想不明白其中根由。
……
木鱼镇。
残月不知不觉间又来到了那处茶棚前。
刚欲掉头就走,抬眼瞧见了来人的老板扬起手朝他招呼起来:“小哥,你上次给的钱多了,再来喝喝茶,吃一盘糕点吧。”
“我给的多了?”
残月虚眯了眯眼睛,见那老板的神情不似作假,一步一顿的走了过去。
“你那朋友的消费只需二十铜钱,而小哥你给了二十八,多出的八枚我就换做一壶清茶与一叠花糕折算给小哥了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