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健水,有两大花园,其中之一,就是李浔和李萌萌已经去过的朱家花园,它的名声享誉八方。
但是在健水,还有另外一座花园——张家花园。
这个名字很少有人听说过。
因为在整个健水古城,即便是掘地三尺,都找不到这个花园。
它的真正地方,其实是在小火车的终点站——团山站。
也就是团山民居。
10点40分,悠悠前行的小火车到达了终点站。
返回的时间是下午的1点,所有人都有2个小时20分钟的时间在这里停留。
“你说要带我来的地方,就是团山站这里吗?”李萌萌下车后,四处打量。
“没错,我要带你去的地方,其实是在这里的张家花园。”李浔也不再隐瞒。
在路上的时候,李萌萌就已经询问过几次。
现在到了目的地,自然没必要在遮掩。
因为团山站,并不等于张家花园。
不是一下车就到了,张家花园也不过是团山民居中的一座花园。
团山民居是一座汉族的移民村。
在历史上,在历史上也是彝族的居住地。
始祖张福在明洪武年间,由江茜的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,由于贸易入滇。
起初是居于建水城西门外之蓝头坡,而后三迁择里,这才定居团山,在这里发展。
而团山在彝语中是叫做“突舍尔”,意思也非常直白——藏金埋银之地。
景区前是一座池塘,里面种满了荷花。
不过这个时候却没有粉嫩搞得荷花绽放,只有破败的荷叶飘飘。
跟乡会桥的荷花池一样,枯槁的荷梗,有气无力地低垂着脑袋。
不少荷梗更是从中折断,那些干瘪的莲蓬基本都一头插入在水中。
而叶片也不服夏日的碧绿,蜷缩腐烂的荷叶,放眼望去却是一片枯黄。
“我忽然发现,云楠人很喜欢荷花,很多地方都有种植。”李萌萌看到荷花池,却是想起来刚刚乡会桥的荷花池。
“的确是,不少地方有种植,不过呢,当地人种植这些荷花,其实都不算为了观赏用的,更多地是采其根作为食物。”
“这样吗?”
“当然,健水的莲藕也是以软糯出名的,你别小看这莲藕,却是不少人维持家用的食物。”
“也对,莲藕的价值也不少,新鲜的能吃,干的能入药。”
两人打量着池塘的时间,一只鸭子却是从池塘爬了上来。
为止却是在两人的旁边。
这只刚上岸的鸭子,有些湿漉漉的羽毛在阳光照耀下,多了一层光泽。
见两人的目光盯着它,它还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,似乎要埋进身体中,但是却还露着小眼偷偷的看向李浔肩膀上的小雪儿。
“嗷~~”
小雪儿也是简单的喊一句,算是打过了招呼。
两人继续前行。
虽然这里的池塘现在是枯黄破败的景象。
但是,他们也很清楚,等到夏天到来,这里会焕发出生机。
到时,这里就会被绿油油的荷叶铺满,上演古人诗中“接天莲叶无穷碧”的景象。
前往景区大门的街道旁,团山的村民们沿着街道,摆放着各种新鲜的时令水果,白桔,香蕉还有红彤彤的柿子。
这些水果的模样,看起来都不怎样。
不过李浔和李萌萌买了几个柿子,一人一个,拿出矿泉水简单的冲洗一下,便吃了起来。
味道很原生态,柿子香甜中带着一些清脆的口感。
竟然出奇的好吃。
小雪儿也是吃得心满意足。
他们吃着柿子,一起往里走去,张家花园还没到达。
街道两旁除了卖水果之外,还有现成用草编织的工具,有扫帚、花篮、帽子和坐垫等等各种东西。
顺着山坡逐渐网上走,等他们走到至最高处,写有“团山村”三字的牌楼便出现在两人的面前。
黑底金字的招牌,在高高的牌楼上,需要抬头仰望才能看到。
从牌楼下进入,团山村的样貌也逐渐在他们的步履下缓缓揭开。
现在的团山村,整座村落中,超过百年的建筑到现在依然有十六座。
这里虽然已经是景点,但是依然有人居住,它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貌,没有商业化的气息。
白色的墙面已经由于年代久远,露出了底部的黄色。
重重叠嶂的屋檐,却依旧坚固,不过瓦当上的图案却是很鲜艳,显然也有人维护。
团山村的将军第,是他们到达的第一个景点。
将军第的木门不是油光发亮,并没有维护的木门已经有开裂的痕迹。
在木门上的门神已经褪色,甚至都看不出原来的图案是什么。
往里面看起,整个将军第也是荒芜老旧。
看起来无人照管,只是走进去一看才知道,那些老物件的做工很有考究。
窗棂的栅格造型独特,横竖之间错落却有序,有点像迷宫。
中间还有一朵金色的花。
两旁木板装饰,形状像是两根立起来的粗壮骨头。
上面还有一些扎眼的字迹。
只是这些字迹有绿有黑,有大有小,模模糊糊也难以看清上面写的是什么。
他们也只好继续看看房间内部,很快也发现,原来房间内的房梁上,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。
莲花、飞鸟是看得最分明的。
而像凤凰、麒麟这类祥瑞的神兽,用黄铜打造后再镶嵌上去。
离开将军第,往前继续走去,他们也发现团山村的售卖的东西很有趣。
街道两旁的店面,售卖的东西却是让人有些哭笑不得。
李萌萌饶有兴致的打量,各种奇怪的东西的确很吸引人。
比如拇指大小的玉米买,晒得干巴巴的,竟然也能当作商品。
跟别说那些干枯的莲蓬,袖珍的扫帚也再一次出现。
这些发现让李浔和李萌萌都有些怀疑,是不是团山村的纪念品是扫帚。
否则怎么看到了不少卖袖珍扫帚的商贩。
村内的道路很小,也很深。
两人沿着小路,虽然在前行的过程中偶尔会停下了看看各种有趣的东西。
但是目的地却始终没有改变。
张家花园,其实也就是在这条小路上。
没过多久,两人也顾不得吃饭,率先来到了这座张家花园。
张福,这位最先定居在团山村的人家。
他凭借着个旧的锡矿生意,在赚得盆满钵满后,在团山村发展起来。
最终也造就了团山村的繁荣。
他们停留在张家花园的门口。
这里虽然不像朱家花园门口,有一堆人在排队。
但是它的底蕴,仅看一万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,就能看出几分不凡。
喜欢房车旅行,和萌妹子出发请大家收藏:(www.24vipshu.net)房车旅行,和萌妹子出发vip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