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微笑,说道:“办法也很简单。”
“多赢几次,就好了。”
“这?”铁牛瞪大眼睛,不知道这样习惯失败和逃跑的军队,怎么能赢?
…
三十四岁。
他带领燕离军队,设伏围杀兀博蛮大都尉什古乃,斩兀博蛮一千二百人,己方伤亡不过三百。
此战战果,天下震惊!
龙康面对兀博蛮,已经十几年没打过一场胜仗了。
但凡冲突,总是龙康在输。
朝廷中,甚至有了兀博蛮决不可敌的传言。
他斩了兀博蛮大都督什古乃,杀敌一千二百人,自身伤亡不足三百,战报传入朝廷,竟然没人敢信,就连皇帝都将信将疑,连续派遣了七次信使核实战报。
确认真实后,龙康朝堂上,弹冠而庆。
他直接位升三级,成为燕离军中第二人。
天下都说,他是星宿下凡,扭转龙康国运而来。
只有他自己知道,为这一次大胜,付出的代价有多少。
为等这个机会,他等了整整一年。
他每日看着浩如烟海的情报,从中反复对比推敲,找到可靠可信的内容。
他搜索任何任何一点有关敌军大将的消息,哪怕是饮食习惯都不放过。
他踏遍了所有可能交战的地形,双脚十几次丈量战场,数次遭遇兀博蛮骑兵。
他拟定可能出现的情况,每种情况的推演有十几种乃至数十种情况,筹划应对,做到烂熟于胸。
他对自身所带士兵,士气,饮食,军中情绪,全部掌控,不肯放过一星半点。
这一年,他错过了见父亲的最后一面。
他错过了妹妹出嫁。
女儿三岁了,他只见过一面。
但他等来了机会。
当时机出现的时候,他已经是算过无数次,用的并不是什么奇谋巧计,就用他所知晓的一切,将敌人分隔,然后用绝对兵力优势打过去。
杀敌一千二,不过是用四千大军,连续碾压对手三百人队四次而已。
说起来确实很简单,但做起来有多难,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他还记得全歼兀博蛮第一个三百人队后,龙康士兵脸上那不可置信的表情。
赢了?
竟然真打赢了?
看到那些士兵兴奋又有些茫然的表情的时候,他知道。
勇气的种子已经种了进去。
…
三十五岁。
燕离戍边主帅病故。
临终前,主帅呕血上书,推荐他做燕离主帅。
“天下若仅有一人可以收复燕离十六州,那只能是文牧之!”主帅临终上表。
朝廷应允。
他成了燕离主帅。
燕离别的将军不服?
不用管,能打赢兀博蛮,他们就服了。
…
他四十五岁。
燕离十六州收回十二州。
兀博蛮人说他战法随机应变,机巧百出,无从琢磨,无法测度。
燕离军中把他奉为军神。
他知道,自己不是什么神。
他也没那么多奇思妙想,奇谋巧计。
他赢的所有仗,用的方法都和第一次胜利一模一样。
用尽各种方式造就局部绝对优势,消灭劣势敌人,不出现机会就等,绝不乱出手。
平时用敌人几倍的时间和精力,放在重要的事上。
练兵上,比敌人用心一点。
情报上,比敌人用心一点。
地形勘探上,比敌人用心一点。
和朝廷的关系维系,在军纪廉洁上,在论功行赏上,在体恤士卒上,在自我克制上,在实力计算上,在把握时机上……
所有决策,都做得正确一点,所有细微方面,做得比敌人强一点,
然后交给时间。
一点点的优势,在时间的加持下,最终汇聚成的力量,却是排山倒海,所向披靡!
这条路其实不难想到,可是却少有人走,龙康没人走,兀博蛮的纥石烈也没有走。
因为真走下来太难了,哪有说说那么简单?
但,他走下来了。
他此时最忧心的,是时间。
物资,龙康不缺,可以找朝廷要。
人?龙康最不缺的就是人。
人,钱,物,他都不缺。
可时间,却是对谁都一样,只有那么多。
他不知道,自己有生之年,能不能有那么多时间,贯彻他的志向,收复燕离。
…
四十七岁。
盛军山,螟蛉岭。
武尊古赞迎面冲来,一个个龙康江湖人倒在古赞脚下。
“纥石烈的后手,原来是武尊古赞。”
他平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。
他知道,今天,可能会死在这里。
可他心中并无畏惧。
十七岁弃笔从戎,至今三十年。
他这三十年,没有一时一刻荒废。
即便今天战死在这里,现在的文家军,也不是当年那听见狼牙箭响转身就逃的燕离军了。
他清楚身死之后,文家军会短暂慌乱。
可能有些人,会失去勇气。
但那不重要。
他已经将勇气的种子种入很多人心中。
就像是童年,母亲将那颗种子种入他的心中一样。
只要有一人用勇气点燃,必定烈火燎原。
武尊古赞冲到他的面前,一掌打向他的额头。
看着越来越近的一掌,在这一瞬间,他想到了很多。
童年时的记忆,考上案首时候的踌躇满志,幕僚生涯见到的军中百态,新婚时对注定会付出牺牲的妻子的歉意,得知女儿降生时候的喜悦,看着母亲白发时的哀伤。
对那些战死的士兵悲悯。
“今天就是我的死期。”
“死并没有想象中可怕。”
“我即便死了,也会有人沿着我的道路走下去。”
“只是有些遗憾,不能亲眼看到收服燕离十六州了。”
他想。
然后,天地便进入黑暗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