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人彻底占领了昌平,为了发泄被挡在居庸关外一年的愤慨,木华黎宣布“三日不封刀”!
小小的昌平县城,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。
“欧阳锋——木华黎——”
郭默看到这则消息,一掌拍碎了眼前的桌子,牙齿咬得咯咯直响。
他不是什么圣人,却也见不得为了一己之私,让如狼似虎的军队对手无寸铁的平民下手。
即便是在金国,各地也是以汉人居多的。
“默哥哥,欧阳锋怎么会这样?”
大家知道,欧阳叔侄一直是金国赵王府的座上客,怎么突然就倒向了蒙古?
据内部的情报,郭默甚至还知道,“西毒”欧阳锋背后的明教,现在也是支持金国的。
看来,是他“慕容世家”的身份在作祟了。
前些年,金国是宇内第一大国,无论蒙古还是大宋,都算是金国的附庸,年年是需要上缴“岁赋”的。
而这些年来,先是成吉思汗铁木真横空出世,统一了蒙古各部,羽翼渐丰之后,不断地进行对外扩张。
尤其是“野狐岭一战”,蒙古人重创金军,令其丧失四十万精锐。
自此之后,金国彻底开始走下坡路。
近两年多,大宋的郭默也逆势而起,中状元、练敦武,斩金兵、收失地,金军在宋金边界也一败再败。
虽然明教明面上还支持着金国,但是自从他们的光明右使,在大宋境内离奇失踪之后,“蛇王”欧阳锋又连连出师不利。
明教高层内部就有了不同的声音,有些人主张继续支持金国,势必找到光明右使,为右使报仇,他们也预感到光明右使恐怕已遭不测。
这位光明右使,武功还算不错,妥妥的一流巅峰。
不过,能够让他力压众人成为明教光明右使,更大的原因是有个好爹,他是上一任教主的亲儿子。
教中自然有一些元老派,支持这位光明右使,可惜自己本身实力不够,勉强做了光明右使,接个任务进趟中原,竟然把自己给玩丢了。
另一个声音则是想支持蒙古,来自于他们的光明左使萧矩。
此人一身异族装扮,据说来自西辽,一身功夫诡异至极,无人知道他的传承。
在这个时空,蒙古过早地跟西夏和金国发生了战争,原本该被蒙古铁骑灭掉的西辽,如今竟然依旧苟延残喘着。
萧姓是西辽的大姓,也是当年大辽国的后族。
大辽被金国所灭,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,辽国余部也在西域建立了西辽国。
但是,在辽国贵族心里,依然保留着对金国人的痛恨,灭国毁家之仇,岂能轻易淡忘?
只是,这些年金国过于庞大,而西辽国又苟延残喘于西域。
在那个群狼环伺的地方,自己能安稳地活下去都费劲儿,更不要说反攻金国,夺回故土了。
眼看着在蒙古强势崛起之下,金国也日渐没落,萧矩的心中突然萌发了“复仇”的念头。
只是整个明教,暂时是支持金国的,他自己也不好跳出来唱反调。
萧矩除了武功高强,为人也很是阴冷,没有十足的把握,一般上是不会主动跳出来。
更何况,他算是从师门逃出来的,出来之后就恢复了自己萧矩的本名,彻底遗弃了在师门的名字。
四十多年过去了,他也早过了花甲之年,功力日渐精深,除了没见动过手的明教教主,萧矩还没见过比他功夫更厉害的人。
虽然师门也没人来找他,但是,萧矩依然很是低调地待在光明顶,几乎很少外出。
他对自己那位师傅,仍然充满了深深的忌惮,如果师傅还健在的话,已经过一百高龄了吧?
直到他见到了欧阳锋,这个半路加入明教的人,一下子战败了明教的一位法王,自动晋升为护教法王之尊,称为“蛇王”。
偶然的机会,萧矩跟欧阳锋相互印证了一番功夫,在二人都未尽全力的情况下,二人竟然打了个平手。
萧矩更知道,这位新“蛇王”,在江湖上有个响当当的称号——“西毒”。
并且跟另外四位“东邪”、“南帝”、“北丐”和“中神通”,并称当世“五绝”。
萧矩这才知道,世上还是有一些人,能够跟自己一较高下的,因此之后这几年练功就更加勤勉。
萧矩跟欧阳锋一场简单的切磋,彼此竟生出惺惺相惜之感,更主要的是,这个萧矩更擅长用毒。
有几种毒功,更是西域特有的,据说传自上古时期,可惜也无从考究。
而此时的明教教主,是一个淡泊名利之人,当年也是为了报答上任教主之恩,才勉强接手了明教。
对于明教教主的权力和明教的教务,他丝毫没有半点儿贪恋,只是对明教几种高深的武功痴迷不已。
因此,继任明教教主这些年,教务自有光明左右使和四大法王打理,而他只是待在总坛勤修武艺。
或者偶尔潜身出去,游历各处名山大川,探幽访秘。
对于明教内部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,这位教主干脆不予理会,转身下了光明顶,来个眼不见心不烦。
一路向北,去寻求他刚刚在古书中发现的一处所在——白玉京。
天上白玉京,十二楼五城。
仙人抚我顶,结发受长生。
探寻多年,终于在一本不知名的古书里,找到一丝探访的蛛丝马迹,趁着两派争执不下的空档,明教教主开始了他的寻访之旅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