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自己的老师并没有立即上山,反而问题了自己对此山的看法,众弟子尽皆露出了不解的神情看向此山。
只是。
此山除了被云雾环绕,显得出尘缥缈外,与寻常的山川没有任何差别。
看着并没有发现异常的众弟子,孔丘也没有解释,而是对着此山躬身一礼后,便带着弟子们向着山上走去。
而就在孔丘上山的不久。
盘坐在大树下闭目冥想的李耳,突然睁开了眼睛,将草庐内的家仆召了过来,道:“有贵客到来,去沏两杯清茶。”
“是。”
闻言。
家仆下意思的看了眼被浓雾环绕,根本无法看不清情形的下山,心中疑惑李耳是如何得知有贵客到来的同时,还是领命去准备茶水。
于是。
当孔丘带领着弟子等人到来时候,孔丘正好看到,李耳神色安详的端坐在石墩前,身前的石墩上放着两杯热茶,一副静候自己到来的情形。
“神人也。”
“吾不如也。”
看着眼前这边情形,孔丘顿时明白过来,对方早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到来,所以准备好了茶水迎候,于是感慨道。
随后。
孔丘让众弟子等候在原地,而自己则是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衫,缓步的朝着李耳所在的位置走去。
“学生孔丘,见过老子老师。”
走到李耳近前后,孔丘并没有立马坐到自己的位置上,而是礼数周全的向对方行了一个学生之礼。
“多年不见。”
“你还是这么注重礼。”
“坐吧。”
“先喝杯热茶,稍后我们在谈。”
看着利旧重视礼仪的孔丘,李耳并没有阻止,只是稍微感慨了一句后,便邀请了对方坐下。
对于孔丘。
李耳并不陌生,应为早在王都的时候,孔丘为了探寻礼的真意,曾到过藏书室,两人之间有过一面之缘。
不过因为孔丘并未明悟礼的真意,所以两人只有只言片语的交谈,并未对彼此的道进行过深入的探讨。
一盏清茶入腹。
孔丘因为李耳提前预知自己到来的震惊心绪,也缓缓的得到了平复。
只是心情虽然得到了平复,但面对深不见底的李耳,孔丘却犯了难,原本准备的问题,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问出口。
孔丘不开口,李耳也不主动搭言。
两人就这样沉默以对。
“礼可救世否?”
良久之后,孔丘终于还是问出了自己第一问。
“礼?”
“周,以何治天下,何以失天下?”
对于孔丘的第一问,李耳早有预料,所以并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反问起孔丘自己,大周是如何走到了如今的地步的。
“周失天下,乃诸侯尚武,礼之不存也。”
面对李耳的反问,孔丘沉吟片刻后道:“故吾欲恢复周礼,以救天下,以复周之盛世。”
“汝可知鸡?”
见孔丘依旧执着于礼,李耳再次问道。
“知。”
虽然不知道李耳为何突然问起自己这样一个问题,但孔丘还是如实的回答了对方的问题。
“汝以为先有鸡,或先有蛋。”
“这?”
“吾不知也。”
鸡与蛋,对应周与礼。
鸡蛋的问题无解,周与礼的问题自然也难以在一时间得到答案,所以孔丘也不在礼的问题上继续追问。
因为孔丘早已明白了礼的局限,并在礼的基础上得出了仁。
“仁可否?”
在礼之后,孔丘问出了自己的第二问。
“何为仁?”
“仁者爱人、克己复礼为仁,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,能五着,仁也。”孔丘解释道。
“天道无常,人心思变,此道难矣。”
这一次。
李耳并没有立马反对,而是深深看了眼孔丘后,为孔丘执着心中的道感到可惜,而叹息。
自己追求的出世,孔丘追寻的是入世。
两者虽有相同,但终究不是同路。
“难?”
见李耳并没有反对,只是道了一句难,孔丘不以为意道: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
而后。
孔丘又将自己心中的一些困惑,讲与了对方,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提点与指教。而李耳也没有见外,对孔丘的疑惑逐一的进行了解答。
论道的时间很快。
转眼便到了离别的时候。
“谢老师指点,弟子受益匪浅。”孔丘缓缓起身,再次朝着李耳,恭敬的行了一个弟子之礼后,便要离开。
“且慢。”
看着执着入世的孔丘,李耳在受了对方一礼后叫住了对方。
“老师还有何指教?”
“吾曾闻,富贵者送人以财,仁义者,送人以言,吾不富不贵,无以财送汝,愿以数言向送。”看着依旧恭敬的孔丘,李耳缓缓起身,走到对方身前道:“吾受你一声老师,临别之际增你一句。”
“当今之世,聪明而深察者,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,在于好讥人之非也;善辩而通达者,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,在于好扬人之恶也。为人之子,勿以己为高;为人之臣,勿以己为上。”
“望汝切记。”
言毕。
李耳也不管孔丘是否明白,随即便转身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,再次闭目神游天外而去。
见状。
孔丘也不好在追问什么,只得再次向李耳行了一礼,便带着自己的众弟子,朝着山下而去。
“老师?”
下山途中,子路见老师一脸愁容,以为老师是有什么困惑,随即开口道:“可是有困惑?”
“吾见龙也。”
“龙?”
“鸟,吾能知其飞;兽,吾能知其走;走者可以为罔,游者可以为纶,飞者可以为矢曾。至于龙,吾不能知其乘风而上天,吾今日见老子,其犹龙邪!”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山峦,孔丘感叹道:“学识渊深而莫测,志趣高邈而难知,如蛇之随时屈伸,如龙之应时变化。”
“可谓天下师也。”
见自己老师对对方的评价居然如此之高,子路等人心中震惊的同时,也不由得好奇起自己老师与对方的谈话起来。
只是。
孔丘在见过老子之后,一直沉默,并没有与自己弟子交流的意思。众弟子也不高追问,只得默默的跟在自己老师的身后,返回鲁国而去。
喜欢洪荒:灵宝渡劫录请大家收藏:(www.24vipshu.net)洪荒:灵宝渡劫录vip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