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良瑜一行在虎牢逗留半日后,再次上船出发,逆汜水而上。
不一日,抵达太室山峻极峰下。
因为论道大会之故,曾经荒无人烟的太室山,如今俨然是九州最火热之地,天南海北的人都聚集于此,其中不止诸子百家的修行者们,还有很多看到商机的商人和凑热闹的普通人。
众生汇聚的峻极峰下,甚至形成了一座小小的集市,其中买卖的除了寻常事物外,还有不少奇花异草、妖兽血肉之类的神异之物,诸子百家修行者、普通人随意游逛,热闹繁盛甚至不下于虎牢关城。
王良瑜初见这一幕,都被惊呆了,好半晌才回过神。
孔夫子及其弟子,也都是一脸目瞪口呆,深深震惊于眼前这座藏于深山中的小小集市。
“夫子,不如我等先逛逛这座集市?”王良瑜觉着眼前的集市,已经和仙侠小说里的修真坊市一般无二,不免生出一丝好奇,想要一探究竟。
孔夫子微笑颔首,道:“甚好!”
刚踏进集市,王良瑜迎面就看到一个青年迎上前。
青年上前躬身一礼,自我介绍一句:“诸位有礼,在下赵合!”一边打量王良瑜一行人,一边又道,“谨代表论道大会及春秋说书人欢迎诸位莅临!”
孔夫子几人纷纷躬身回礼。
“春秋说书人赵合,见过诸位儒家道兄!”赵合闻声,神情瞬间变得郑重起来,又行了一个大礼,随即道,“论道大会七日后正式开启,峻极峰上已经备好食宿,诸位可上山歇息!”
王良瑜摇摇头,缓声道:“倒也不急于一时,我等想在这集市上逛逛!”
赵合闻声看向王良瑜,先是一怔,旋即面露喜色,急声道:“弟子赵合,拜见公子!”
方才王良瑜隐于颜回等人中间,又略过自我介绍,所以并未引起赵合注意,直到出声。
王良瑜颔首微笑着应了一声,旋即问道:“赵合,你是在这里负责接待吗?”
赵合点点头,压抑住心中兴奋,解释道:“自一月前,峻极峰下便开始来人,陆师兄便命我等在此接引诸位同道。”顿了顿,又指了指身后的集市,道,“顺便,照看集市,以免有人乱来!”
王良瑜上下打量着赵合,夸赞道:“不错,众生心力有不小的长进,看来这段时间,你们进步不小嘛!”
在赵合身上,王良瑜感受到非常浓郁的众生心力,比射雕时代的张之游都要浓郁好几倍。
要知道,赵合成为春秋说书人,满打满算也才两年不到啊!
赵合眉眼中闪过一丝骄傲,转瞬即逝,表情肃然地说道:“在下微末伎俩,不足挂齿。”
闲叙片刻,王良瑜与赵合告辞,带着孔夫子一行人开始逛集市。
另一边,赵合立刻名人通知峻极峰,将王良瑜回来的消息传递上去。
不过片刻功夫,虞信、陆启带着一大帮说书人、小说家,齐齐冲下峻极峰。
看到赵合,陆启就急不可耐地问道:“公子呢?”
赵合指了指集市方向,回道:“公子说暂时不上山,先逛逛集市。”
陆启闻言,又带着人冲进集市。
集市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陆启很快就发现了王良瑜,兴奋地迎上前。
“公子!”陆启走上前,向着王良瑜毕恭毕敬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。
虞信等人紧随其后,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崇敬之色。
见到这一幕,不说儒家弟子,便是集市中其他人,尽皆愣住。
因为论道大会之故,陆启和以他为代表的春秋说书人,早就名传天下,集市中所有人都认识他,所以心中更加诧异,王良瑜到底是何方神圣?竟让陆启这般激动!
王良瑜哭笑不得地看着陆启,伸手扶起众人,又瞄了眼四周行人诧异古怪的眼神,有些埋怨地说道:“陆启,用得着搞出这么大阵仗吗?你让其他人怎么看我啊!”
陆启冲着王良瑜淡淡一笑,旋即转身看向四周,朗声介绍起王良瑜:“这位公子,乃是我春秋说书人一脉开道人,亦是立志为武道奠基,为人族立武的王良瑜!”顿了顿,又高声道,“同时,王良瑜王公子,还是论道大会的发起人、创始人!”
陆启一番介绍,引得四周众人纷纷注视王良瑜,眼神中透着惊奇和赞叹。
集市之中有普通人,但更多的还是诸子百家的修行者,深知陆启这番介绍的分量,若是真的,那王良瑜足以称宗做祖,青史留名。
听着陆启的介绍,王良瑜有些尴尬,正欲谦虚几句,身旁的孔夫子突然出声,满脸和善的笑容,缓声道:“老朽儒家孔丘,有幸与良瑜论道,其有一言,武道者,以武止戈。”说着,环顾四周,温和的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,神情肃穆地说道,“仅此一言,武道精神已立,其当为武道之祖!”
伴随着孔夫子的说话声,半空之中浮现出四个金光大字,“以武止戈”,在耀阳之下熠熠生辉,隐隐散发出别样的气势。
集市中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幕,每个人心中都回荡着“以武止戈”的声音,若有所悟。
而在这些人中,又有一群武道修行者,他们大多生的魁梧雄壮,一个个宛如蛮荒巨人,这一刻他们脑中同样回荡着“以武止戈”的声音,但相较于其他人,这声音在他们耳中显得更为宏大,振聋发聩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