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万大军,这相对于什么概念?
那就是几乎要集结目前欧洲一半的兵力,才能勉强达到!
现如今的欧洲,还不是几百年后的欧洲,更不是二战时期。
哪怕凭借意志一个国家,就有百万大军。
这个时候的欧洲,国民才刚刚觉醒,工业还处于萌芽状态,可以说整个欧洲的人口,实际上也就和目前的大明朝差不多。
所以七十万大军,在火速攻破荷兰后,便是继续马不停蹄的向其他国家杀去。
整个七十万大军,并分三路,分别由张献忠率领一支大军,直扑伐国。
李自成率领的大军,直扑意志国!
而曹文诏,更是亲率大军,直奔不列颠杀去。
三支大军,分别携带了足够的粮食,以及各自便携式火炮千门。
浩浩荡荡间,各自率军向三方开拔而去。
日复一日,很快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过去。
经过半个月的集结,周边的几个西方国家,也各自召集了将近十万人左右的大军。
同时陈列在两军必经之路前,准备阻挡明军的来犯。
数天后,速度最快,距离最近的张献忠先一步抵达了伐国边境,随即毫不犹豫的对其发动了总攻。
一时间,伐国边境炮火连天,无数火炮喷射着。
轰隆隆中,一名名双方的士兵,不断的阵亡着。
炮击足足长达三个时辰,从中午打到了天黑,明军才在张献忠的大手一挥下,发动了冲锋。
这一次冲锋,双方短兵相接,很快就陷入到了白热化之中。
一名名士兵倒下,一名名士兵又从后方冲了上去,挡在了那里。
一夜的时间,仅仅一夜的时间。
明军阵亡三万多人,伐国十万大军,除了有两万大军,关键时刻突围逃离。
剩下几乎全部损失殆尽,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之上。
随即,张献忠便是率军长驱直入,直接杀进了伐国境内。
短短一个月的时间,伐国就先后丢失了三分之二的领土。
至此伐国也只能不断的收拢兵力,转而向周边国家求援。
在法国陷入战乱之际,另两个方向的曹文诏和李自成,也先后攻入了各自的目标领土。
眨眼间,欧洲就陷入了战乱之中,无数百姓流离失所,前仆后继的向其他国度跑去。
以求可以躲避这场意料之中,又是意料之外的战乱。
时间流逝,明军凭借着以战养战的方式,短短半年就攻下了三国。
紧接着,便是将目光投向了其他的国家。
这个时候,不得不说,张献忠提前下好大棋子发挥了作用。
那些在前几年在暗中加入明军的各国士兵,也被明军趁着这个机会,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国家,组织大局。
这也使得,明军在往后的战争中,减少了对后方的管理。
不必在为后方的财米油盐,从而耽搁了时间。
一年后,明军五十万大军,在休息了长达一个月之久后,陈列在不列颠的境外。
而在他们的面前,则是一支人数在七十万左右的欧洲军团。
没错,打到这个时候,战争也算是到了最后一步。
决战!
欧洲各国,鉴于明朝的强大威胁,无奈之下也只能相互结盟,联手对敌!
在相互串联足足两个月的时间后,又面对明朝先后占据荷兰,伐国和西班牙后,
周边众国,也终于完成了短暂的大军集结,并毫不犹豫的将士兵派去了不列颠。
也正式因为如此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,不列颠就集结了将近二十万大军。
并挡住了明朝一轮强势猛攻!
至此,曹文诏断定,这也许就是欧洲各国的阳谋。
决战不列颠!
为什么说是阳谋?
因为他们就是在逼迫明朝决战,而且还是不决战都不行的那种。
明朝大军在外,就好比是无根之萍。
如果明军怯战,转而哪怕在攻打下来十个国家,二十个国家,最终也只会不断地分散兵力。
从而给了欧洲各国一个逐一击破,到处追击的局面。
反而,如果参加这次决战,败了自然是无话可说。
可一旦胜利,那欧洲就将再无一战之国,转而明朝就可以横行无忌,彻底统一欧洲。
这个道理,曹文诏明白,欧洲各国也都明白。
所以只是经过短暂的犹豫后,曹文诏便是决定生菜在此一举。
何况,明朝怕嘛?
兵力不比欧洲联军少,火力还在对方之上,加上战略,战术这些明朝也是传承了几千年。
会怕嘛?
答案当然是不怕的!
所以在短暂的对峙过后,一场轰轰烈烈,关于欧洲走向,甚至是世界走向的战争就在不列颠打开了。
长达三个月的炮轰,冲锋,对战。
明军更是将战术发挥到了极致!
什么三十六计,孙子兵法等等。
尤其是暗度陈仓之计,火烧连营,夜袭等等,那是在三个月内,变着花样的使了出来。
所以哪怕没有地利,没有人和,明朝也一度打的欧洲联盟抬不起头来。
直至三个月后,明朝也开始取得了强大的优势,总计剿灭敌军三十多万。
而己方堪堪损失不过将近十万人。
至此,兵力上的差距逆转,明朝也彻底发动了总攻。
一轮轮的炮击,伴随着一轮轮的冲锋,不分昼夜的进行。
足足又是一个月的时间,明朝也成功的击退了欧洲联盟的大军。
打的敌人溃散而逃,从而彻底占领不列颠,并继续挥军直追。
至此,欧洲联盟的将近百万大军,仅剩下不到二十万众逃离。
明军也损失了将近二十万大军。
并用剩下的将近四十万大军,成功奠定了欧洲大局。
消息随着一支舰队的离去,在足足一年后,才将这里的消息传到了大明朝。
传到了朱由检的耳中!
而对于这样的胜利,朱由检也兴奋的连续三个昼夜没有睡着觉,直至三天后大赦天下。
第一次,朱由检在自己的皇位上,大赦天下。
大赦天下过后,年近六十的朱由检也第一次感受到了身体上的劳累过度,以及各种不适。
想了想后,朱由检决定是时候安排自己未来的接班人,以及关于儿女们的未来了。
接班人,自然是大皇子,这个嫡出又是长子的朱建烨。
趁着大赦天下不久,朱由检就命令朱建烨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,
接管朝政,管理民生和六部,只有一样朱由检还握在手里,那就是兵权。
喜欢我成了崇祯请大家收藏:(www.24vipshu.net)我成了崇祯vip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