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刘备惺惺作态。
而是外科手术的引进,确实给这个时代的士兵,带来了更多生的希望。
刘备虽然是来自后世的灵魂,但却是这个时空的身体,说他现代人没错,说他是古代人也同样没错。
黄浩、赵季晨这些现代人,来这个时空就是为了帮他刘备统一华夏,进一步走向外面更广阔的天地。
虽然赵季晨他们不知道这一切,但刘备看到他们忠心耿耿,又给这个时代带来这么大的变化,心中同样充满感激。
刘备无比庆幸自己当年引进这些现代的人才。
蔡洪波、胡锐他们在技术上的革新,已经一步步产生了强大的力量。随着基础技术的发展,很快就能出现超越时代的新技术。
黄浩的医疗团队,同样让刘备看到了先进医疗的重要性。
想到汉末将近六千万的人口,在经历几十年的战争之后,锐减到八百万。
这是何等可怕的一个数字!
华夏这个民族,总是在强大起来之后,又会因为战争衰落下去,反反复复,严重地影响了文明进步的步伐。
每一个喜欢历史的现代人,如果能直面历史上的任何时代,都愿意做一名理想主义者,为这个民族和国家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。
历史上的刘备,在三国这段历史里,同样是一位理想主义者。
他带着一群理想主义者,历经千辛万苦,建立了一个理想的政权。
----历史上,我们能见到几个绝世猛将,愿意放弃荣华富贵,千里走单骑,就是为了回到自己兄长的身边?
----历史上,我们又见过几个权臣,掌握了国家的权力,不是为了欺凌幼主,而是孜孜不倦地带着一群理想人物,为了完成先主的遗愿,一次次地北伐,去挑战比自己强大得多的邻国?
----历史上,又有几位君主,因为和属下深厚的情谊,不惜举倾国之力,为自己的属下报仇?
刘备真的不知道这样做不理智,会消耗本来就弱小的国力?
荒唐!
除非刘备的政权里,所有的大臣都是傻瓜!
虽然刘备功败垂成,失去了振兴汉室的希望。
但这份情义却足可感天动地!
但历史的评价从来不会以成败论英雄!
......
现在来自后世的刘备,同样是一位理想主义者。
他的身边聚集起更多的理想主义者。
他们将为了‘兴汉’,在这个时空做出更多的努力。
也正因此,他们有着更加宽广的胸怀。
在这个时代,为了争权夺利,发生很多可怕的事情,动辄就是杀人灭族。
在刘备和赵季晨的眼中,这些人却都是华夏民族的人才。
这个时代,因为这些人才而璀璨。
刘备和赵季晨他们,想保住更多这个时代的人才!
今天黄浩他们救助的,大多数都是袁绍、袁术他们的护卫,还有皇甫嵩。朱儁他们带领的战士。
在这种一边倒的战斗中,特种营战士几乎没有伤亡。
羽林军在刘备的带领下,有着严格的军纪,同样伤亡很少。
刘备希望有更多人学习外科手术和战场护理,同样是为了保持更多民众的元气。
----不管是哪一路的军阀,军队伤亡越少,他从百姓中征兵自然越少。
......
黄浩在清理战场、救护伤员,赵季晨带着人正在安顿黄巾俘虏。
长社之战,十几万黄巾军和被他们裹挟来的百姓,在战场上死伤起码二万余,这还是刘备暗中交代黄忠、张飞他们尽量少杀士卒。
在黑暗中跑散的也有几万人。
不过黄忠他们追杀黄巾,主要就是为了抓俘虏,所以还是有七八万的黄巾百姓,被他们驱赶到一起集中起来。
俘虏营的外面是羽林军把守,内部的防卫更全部是特种营战士。
赵季晨带着他的团队,正在里面进行认真的甄选。
这里的甄选,不是选择去西域的人,而是要剔除掉黄巾百姓中的害群之马。
太平道是道教的教义。
道家讲究的是无为而治,蛊惑人心的力量不强。
在黄巾军中,宗教的死硬分子不多,但里面肯定有不少作恶多端的人。
这些作恶惯了的人,就像吃过人的老虎,想要他们洗心革面不容易。
赵季晨他们现在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,去改造这些人。
这样的人只有一个下场,就是斩下首级,作为给朝廷的交待。
有了刘宏赋予全权处理黄巾俘虏的诏命,赵季晨要说服这些黄巾百姓去西域。
如果强行押送这些百姓去西域,那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。
目前刘备的手上哪里有那么多人马?
在刘备和赵季晨他们的计划中,每一批的黄巾百姓,只能有一支商队护卫进行押送。
名义上的商队护卫虽然是身经百战的战士,但他们要保护足够十万人吃的粮食,还要保证押送将近十万人的队伍,那太勉为其难了。
只有说服这些百姓自愿,甚至高高兴兴地去西域,在中途才不会出乱子。
黄巾百姓逃跑还无所谓,万一他们在其他地方继续聚众造反,那刘备不被牵连已经是万幸,更不要说想救百姓的性命了。
赵季晨这些人的思想工作其实很简单,就是说明白他们目前的现状,不去西域只有死路一条。
当百姓明白自己的处境,心中自然就会生出惶恐。
赵季晨再开展诉苦运动,相信就能收服他们的心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