蹇硕站在香案前高声宣读刘宏诏令。
“中平元年,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前中郎将刘备,率军解长社之围,平兖、豫黄巾之祸,功名赫赫,忠心可嘉!......今赐爵东乡侯,食邑八百户......其他众将回京之后论功行赏。”
“今冀州黄巾之乱未平定,着前中郎将领军前往冀州,务必平定黄巾之祸......”
“钦此!”
(查了一下,圣旨应该是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”,意思是这个皇帝奉天承运。)
刘宏的诏令洋洋洒洒近千言,都是对刘备的赞扬,把平定黄巾的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。
蹇硕宣读完诏令,又把刘备拉到一边,“刘中郎,张常侍让我告诉你,卢尚书的事情,他已经知道,待你回京之后,在陛下面前提及卢尚书,他会从旁帮衬,卢尚书不会有事情。”
刘备自然表示感谢,备下一份重礼给蹇硕。
“蹇常侍回去之后,帮我转告张常侍,回京之后,我定当重谢!”
卢植在这个时空中,因为和刘备的师生关系,刘宏和宦官都没有像历史上那样,被判“死罪之下一等”。
等刘宏气消了之后,刘备为卢植说话应该就能为他脱罪。
......
送走了蹇硕之后,刘备留下一部分军队,还把臧霸留给朱儁,让他配合黄河南岸郡县继续清剿黄巾军,自己立即发兵冀州。
刘备早就在等待这个机会。
这场黄巾起义,来得如此凶猛,又如此的猝不及防,让东汉朝廷陷入一片恐慌中。
平定黄巾起义的将领,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政治回报。
历史上,皇甫嵩和朱儁因此声望空前,如果他们不是对大汉朝廷一片忠诚,汉末的军阀里面绝对有他们的一席之地。
古人对道德礼教无比的尊崇,他们虽然同样热衷于权势金钱,但骨子里却很重视忠君的思想。
这也是汉室衰败以后,袁术称帝为什么成为千夫所指。
曹操哪怕拥有了半个天下,最终还是不敢轻易篡夺汉室。
刘备打算在这场政治盛宴中,得到最丰厚的报酬。
只有这样,几年之后的分封州牧,刘备才有机会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。
作为汉室宗亲,刘备天生在汉末的逐鹿中具有先天的优势。
哪怕他最终取代了皇室,那只会被誉为另一个光武帝,光复了汉室,让大汉的荣耀继续传承。
......
刘备越过黄河北上之后,并没有着急地赶往广宗,而是一路上对黄巾残部进行清剿。
在刘备和赵季晨他们的眼中,这些所谓的黄巾贼,都是无法生存的百姓,他们留在冀州,不是冻死饿死,就是成为为害一方的贼寇。
古代社会生产力太小,养不活那么多的人口,在刘备他们心中不担心这个问题。
他们从现在开始,就是尽量保存住大汉的人口,最好大汉的人口还能迅速发展起来,才能更好地去占领外面广阔的天地。
冀州是黄巾军的大本营,也是这场动乱的重灾区。
历史上,皇甫嵩在冀州不知道屠杀了多少黄巾军,张燕在太行山脉还能聚集起百万之众。
在汉末军阀征战中,并不是像《三国演义》描述的,动辄出动几万、几十万大军,往往几千上万人的战斗,就是一场不小的战役。
为了渲染曹操的厉害,《三国演义》里描述的官渡之战,袁绍二十万军队对阵曹操三万军队,居然还大败逃回河北。
其实想想都会知道。
二十万人面对三万人,围都围死你,哪里还需要打?
经历过数年一次的瘟疫肆虐,这个时候的大汉,人口已经没有了五六千万的规模。
赵季晨他们现在正在调查,按照他们最乐观的估计,能有四千万人口,那还是只经受瘟疫和天灾的自然减员。
等到汉末大乱开始,农民根本无法安心耕种,只能不断地逃亡,大汉到处都是荒芜的土地。
到了那个时候,大汉的人口才会开始大量地减少。
刘备现在收拢黄巾军,也就如同以后收拢流民。
做好了宦官和世家的工作,刘备缓慢进军冀州,就不会被他们认为拖延战机,而是认真地为大汉扫除黄巾隐患。
喜欢游戏玩家闹三国请大家收藏:(www.24vipshu.net)游戏玩家闹三国vip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