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站在山坡上目送张角离去。
跟在张角身边的只有管亥一个人,张宁留在了刘备的身边。
张角走到山脚下,近千名黄巾军从隐藏的地方走了出来,随后又分出一半人向山坡上奔来,转眼间来到了刘备和张宁的身边。
刘备看着面前五百个魁梧雄壮的大汉,知道这就是张角身边最精锐的黄巾力士。
张角的黄巾力士只有八百名,这次直接拨出五百名给张宁,说明张宁在张角心中的地位。
管亥和其他的黄巾力士,等到张角死后,会继续隐藏联络太平道势力,以备将来之需。
黄巾力士的练兵之法,记载在《太平要术》的兵法篇。
《太平要术》确实是一本奇书。
刘备看了看身边满脸泪水的张宁,心中也很是感慨。
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,明知道父亲即将离世,却无法呆在身边侍候。
那种悲伤和无奈,看过去都让人心疼。
张宁这个人物并不记于正史,只是在野史和民间传说中能看到只鳞片爪,这一点和貂蝉很相似。
《三国群英传》更是直接刻画张宁这个人物,认为她是魏延的夫人。
历史的真相早已埋没在时间里,至少在这个时空中,有张宁这个人物。
刘备穿越到这个时空后,对历史有一种新的认识。
----记录历史的史官,对于女人和他们心中的反面人物,从来都是采取忽略的形式。
实际上,张角原来就是个读书人,得到《太平要术》后,又经营太平道十几年,把太平道发展成大汉的第一大教。
这样一个超卓的人物,怎么可能没有家室?
说的不好听一些,凭张角的身份,民间有无数的女子愿意主动献身。
张角既然做好了造反的准备,自然会安排好身后之事。
在古代想要冲击固化的贵族阶层,谁都知道风险有多大。
贵族阶层对于反抗他们统治的人,手段也是极其残忍。
刘备认为,除了张宁,说不定张角三兄弟还会有其他的后代存在。
......
张角回到广宗城之后,广宗城外又恢复了平静。
刘备决定等到张角死去之后,再发动攻城战。
在刘备的心中,让张角安静地离去,是对一代豪杰表达敬意。
而且张角死后,张梁也已经死了,广宗城的黄巾军群龙无首,会陷入争权夺利的混乱,将是攻城的最佳时机。
刘备从来没有想过让张角宣布投降,张角也提都不提这件事情。
张角作为太平道的创始人,百万太平教徒心中的大贤良师,是整个太平道的精神核心,必须不屈不挠地屹立在教徒的心中。
如果张角都宣布投降,表现出向朝廷屈服,那等于黄巾百姓心中的信仰倒塌,以后还能不能有一系列的起义,就真的很难说了。
可惜历史上的大汉朝廷,没有意识到精神的重要性。
或者说,古代人都不理解精神意志对人的影响。
要不然,历史上的皇甫嵩和朱儁,就不会拒绝黄巾军的投降。
张角死后的结局注定很悲惨,哪怕下葬了,还被皇甫嵩‘剖棺戳尸,传首京师’,也就是碎尸万段的意思。
......
张角回到广宗城之后,黄巾军频频出现军队调动换防,广宗城西营的黄巾将领换成了张牛角。
刘备知道,张牛角绝对是张角信任的将领。
七日之后的半夜,广宗城里火光冲天,喊杀声震天动地。
站在西门大营的高台上,刘备看着广宗城的方向,在心里默默地说。
----孟凌先生,一路走好!
你的理想将在我的手中发扬光大!
百姓必将过上前所未有的好日子!
华夏民族也将走向永远的辉煌!
刘备身边的张宁,已经忍不住痛哭失声。
以一己之力想要掀翻腐朽王朝的一代豪杰张角,终于离开了人世。
刘备轻轻地把张宁拥入怀里,柔声安慰了几句,转身离开了高台。
“聚将整兵,目标广宗城!”
西营的汉军,早就在典韦和方悦的带领下,在军营里整齐地列队等待。
刘备带着众将来到军队前,轻轻跃上的卢马,把手一挥,“出发!”
军队迅速向着广宗城冲去。
西门外很快响起了一片喊杀声,张牛角只是稍微抵抗了一下,就往一边退去,更有一部分士卒调头往广宗城内跑去,城门口拥挤成一块。
典韦骑着象龙马一马当先,身后紧跟着五百特种营战士,往广宗城内杀去。
有了张牛角故意制造的混乱,广宗城西门第一个被攻下,典韦带着人马迅速冲向城主府。
等到西营的汉军清扫完道路,刘备赶到城主府的时候,典韦他们早就控制住城主府。
刘备带着众人走进城主府,典韦献上了张角的首级,“主公,反贼张角的首级在此。”
在房间的病榻上,躺着一具身穿道袍的无头尸体,床榻上到处都是鲜血。
刘备隐晦地看了典韦一眼,典韦微微地垂下了眼帘。
刘备在心中松了一口气,拔出腰间的宝剑恨恨地刺了无头尸体一剑,“反贼,你也有今天?”
随后又转身问宗员和袁绍他们,“诸位,张角的头颅自然要传首京城,尸体剁碎了喂野狗,你们看是否适合?”
宗员和袁绍面无表情地回答,“正当如此!”
刘备挥了挥手,无首尸体就被士兵们拖走。
......
广宗城的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,刘备手下虽然猛将如云,但毕竟兵力有限,还是有大量的黄巾军溃散逃走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