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各种行业发展起来,物资通过流通不断积累社会财富,不管是世家和百姓都只会越过越好。
这就是商业的魅力。
很明显,在推动社会生产力方面,世家占据了巨大的优势。
----百姓就是想买一条船,他们也拿不出买船的钱,只能老老实实地在地里种粮食,挖个鱼塘养鱼,靠自己的努力去赚钱。
----世家豪强却可以一开始就买好几条船,到长江和大海捕捞鱼虾。
甄逸给江东世家们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榜样。
----自己的官照样做着,家里的生意也照样经营。
当家族的财富越来越多,生活越过越好,心中的观念也就逐渐改变。
再说,所谓的‘家有黄金万两,不如诗书一卷’的话,很明显还是一种嫉妒的心态。
商贾的地位如果真的那么低,吕不韦和甄逸、糜竺这些大商家出身的人,哪里有机会踏上官场?
为了世家豪强的所谓脸面和尊严,韩青也没有要求世家去经商。
自己不去经商,入股总可以吧?
世家豪强其实也在做生意。
----他们占有了那么多的土地,种出来的粮食要不要卖?
只有卖出了粮食,才能换成金钱购买其他的生活物物资。
----他们家的佃农种植桑树养蚕、养殖牛羊鸡鸭等牲畜,都会拿去卖。
只不过不需要他们亲自动手去做这些事情。
现在让他们入股分红,他们看到了利润,当然会抢着加入。
韩青就这样一步步地引导着世家豪强的观念。
等到乱世开始,刘备的势力必定大力发展商业。
到那个时候,世家豪族反对的声音就会很小。
甚至没有反对的声音。
----世家和百姓之间的矛盾,就是来自社会物资的不足。
只要发展社会生产力,创造出社会财富,解决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,出现的就是一个清平世界。
......
刘备这段时间是心急如焚。
自从朝廷的封赏宣布之后,刘备一方面要处理黄巾俘虏,另一方面又要关心如何开展冀州的工作。
最让刘备挂念的还是离下曲阳不远的真定城。
因为那个有着远大抱负,又重情重义的赵子龙,就在那座城里。
刘备忍不住在心里抱怨赵清。
----黄巾军已经被驱散,你就不会带着赵云来下曲阳?
刘备就是想去真定也找不到借口。
----总不能让赵季晨他们知道,我刘备也清楚真定有个常山赵子龙吧?
刘备还真的有点冤枉赵清。
赵清目前在真定也忙得不可开交。
不知道刘备会在冀州呆多久,赵清是能处理好一件事就处理一件事,他正打出刘备和甄家的旗号,在常山郡安抚民众。
如果知道自己为刘备忙得马不停蹄,还要被刘备责怪,不知道赵清会不会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?
......
袁绍、袁术和曹操,包括那些随军的世家子弟,都心满意足地拿着功劳回雒阳了。
有了这次征讨黄巾军的功劳,世家子弟的出仕将会更加顺利。
袁绍、袁术和曹操虽然早已出仕,只是中途因为各种原因离职。
不过,手上有更多的政治资本,对他们这些家世显赫的子弟,好处只会更大。
世家子弟的出仕,起步当然都是从京城开始。
这种作法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都一样。
在现代的华夏,县里面的县高官是处级干部,各局委和乡镇领导是科级干部。
在地方工作的人,奋斗一辈子都混不上科级干部。
可是在京城的部委单位,往往一个科室就三、两个人——一个科长,一个主任科员。
反正在部委里混上一两年的资历,科级干部待遇很容易。
一个是一辈子都科级无望。
一个是一两年就成为科级干部。
——这就是起点不同的原因。
世家子弟就是这样,起点永远比别人高,出仕的第一站往往就是各种二百石到四百石的郎官。
......
宗员在离开之前来找刘备。
“冠军侯,我马上要回上谷,卢尚书的事情就拜托你了。”
刘备伸手让宗员坐下,自己在一边相陪。
宗员身为卢植的副将,实际上也受到了卢植的牵连,这次论功行赏还不如张飞。
哪怕如此,宗员还是来帮卢植说话,也是真正的性情中人。
“子众(宗员的字),知道我为什么不现在为老师说话吗?”
宗员摇摇头。
刘备喝了一口茶水,沉思了一下才说,“子众,老师当时采取的战略战术并没有错误,当陛下同意我们围困张角的时候,其实就已经知道错怪了老师。”
宗员恍然大悟。
“难怪冠军侯执意要把围困黄巾的计划说明,并呈报朝廷,原来是为了让陛下知道......”
刘备点点头,“老师现在已经没事了,不过我不打算现在去为老师求情,会在这次朝廷安排好领军出征的将领之后。”
宗员有点不明白,“为什么?”
刘备苦笑,“老师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,对朝廷又忠心耿耿。”
“黄巾虽灭,西凉的战事又起,老师如果回到朝堂,万一又重新被朝廷任用为将,我担心他又会遭受磨难。”
宗员若有所思,“冠军侯,你认为西凉的叛乱会波及京城?”
刘备摇摇头,“不管会不会波及京城,凉州的叛乱都需要解决。”
“只不过,朝廷目前抽不出人手,只能让军队警戒,先拖一段时间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