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荷陪着张牛角去一个个黄巾百姓的安置点。
张牛角看到第一批到达的黄巾百姓,已经收获了夏季种植的红薯和土豆,拿起一个红薯用衣袖擦了擦,就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,细细地品尝。
“这种叫作红薯的粮食真甜啊!有了这样的粮食,连菜蔬、鱼肉都可以节省下来。”
卫荷哈哈大笑,“牛角,只有粮食没有菜蔬和鱼肉,身体需要的营养就会不足。”
“要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,我们不仅要有足够的粮食,还要有更加丰富的瓜果蔬菜和鸡鸭鱼肉。”
“只要百姓肯努力,我相信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。”
张牛角看着远处开阔的滩涂和绿洲,不断地点头。
“仲任先生说得不错,有了这么辽阔的土地,不仅可以种植小麦、青稞,还有这些红薯、土豆等粮食作物,我们还可以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,让草原上到处都是牛羊,河流、湖泊中处处有鱼虾,整个西域就会成为人间的天堂!”
卫荷感叹到,“可是,这么美丽的地方,我们也要有足够的实力去拥有它,并保护好它,不让匈奴人和鲜卑人侵入进来,也不让西域的其他外族有抢夺的机会。”
张牛角知道卫荷说的是什么意思。
“仲任先生放心,这五十万黄巾百姓中,起码能够拉起二三十万的军队,能保护这得之不易的家园和土地,他们都会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。”
卫荷摇摇头,“牛角,我们要想完成征服这个世界的大业,必须拥有一支有信仰的军队。”
张牛角有点迷惑,“黄巾百姓信的是太平道,应该是有信仰吧?”
卫荷平静地看着张牛角,“太平道的信仰,是一种虚幻的信仰,它就像西域流传开的佛教一样,属于宗教的信仰。”
“百姓信仰宗教,其实是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,是他们看不清生活的方向,只能寻求内心的慰藉。”
张牛角安静地站在原地,面无表情地问,“仲任先生的意思,天公将军提倡的教义,根本没有可取之处?”
卫荷丝毫不以为意,“牛角,你知不知道主公和孟凌先生的谈话?”
张牛角,“我虽然没有在场,天公将军却有和我说起。”
卫荷点点头,“那你应该知道,主公尊重的是孟凌先生建设清平世界的理想,和他为此付诸行动的勇气。对孟凌先生的行事,让无数无辜的百姓卷入这个漩涡,主公却是持否定的态度吧?”
张牛角沉默不语。
卫荷继续说下去,“我为什么说宗教的信仰很虚幻?因为他无法给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,让百姓去寻求那种虚无缥缈的信仰,不如让百姓看到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!”
张牛角有点明白了。
“仲任先生,您说具体一点。”
卫荷问张牛角,“听说孟凌先生坦荡地对主公说,他之所以举事,希望建立一个百姓能安居乐业的清平世界,同样也希望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?”
张牛角点点头。
卫荷,“我所说的信仰,就是孟凌先生所说的,理想和现实的结合。”
“一方面,我们追求的理想是为这个民族和世界做点什么,同时又能在努力的过程中,为自己和子孙后代谋取利益和富贵。”
“这样的信仰才不会脱离现实,让每个参与进来的人,都能有努力的动力!”
张牛角想了一下,摇了摇头,“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,能够真正实现梦想的人毕竟少数。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,他们只能是随波逐流的人。”
卫荷笑道,“牛角,你先随我到处看一看,或许会明白。”
......
玉门关现在已经建设成一个大型的城镇。
作为一座连接西域和大汉内部的军事重镇,玉门关现在的地位十分重要。
在玉门关里面生活着大量的军属和烈属。
卫荷几乎每走几步就会停下来问候。
“春花婶,地里的粮食是否已经收割回来了?”
“仲任先生,地里的粮食早就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收回来了,那么多的粮食我们家也吃不完,还是上缴军队作为军粮吧?”
“春花婶,烈属可以免税十年,你的孩子都已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,我们有责任保证你们的生活。”
“可是……仲任先生,我们家的粮食真的吃不完……”
“春花婶,粮食吃不完,你可以送到军队的后勤部,他们会按照市价进行收购,你也可以用卖粮食的钱,去购买其他的生活用品。”
......
“冬梅嫂子,孩子有没有送进学堂读书习字了?”
“去了,去了,仲任先生,我从来不敢去想自己的孩子还能有读书习字的机会……”
“冬梅嫂子,你的男人参军,不就是为了给家人和孩子搏取改变命运的机会?不过孩子的学习你要抓紧,能不能学有所成,还要看孩子们自己。”
“仲任先生,孩子有这样的好机会,如果他自己还不争气,那我也无话可说,等他长大后,也让他去参军,为他的后代搏取机会。”
......
卫荷带着张牛角一路走,玉门关的街道上一个个军属和烈属,看到卫荷都恭敬地和他打招呼。
张牛角也很快看出了门道。
——普通人的门牌号是黄色,军属的门牌号是红色,烈属的门牌号是黑色。
从卫荷与军属、烈属的交谈中,张牛角也知道,军属、烈属的待遇,都比普通人高,立的功劳越多,家人享受的待遇就越好!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