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晃见到马腾和梁兴答应不再追究,才谈起他的计划,“寿成、伯起,我想发两路大军,从水陆两路一起出发,越过霍拉山,进入龟兹人的境内。”
“让你们两人回来,是想问问你们谁负责水路,谁负责陆路?”
马腾和梁兴愕然,“就这么简单?”
徐晃,“就这么简单。不过你们谁负责水路谁负责陆路,却需要好好商量一下。”
马腾和梁兴这才记起来,大军走水路在西域可是第一次出现,大家都没有在水面作战的经验。
谈到正事,马腾和梁兴也认真起来。
“公明,我们远征军里面有没有水军将领?”
徐晃笑道,“西域这边没有水战,要什么水军将领?”
西域第二大的塔里木河,上游最宽处只有几千米,下游最窄处只有数百米,河流干枯期虽然不像后世那样,最浅的地方只有数米深,但也不过十几米。
这种小河流里开展水战,只会让水军成为两岸敌人的靶子。
西域制造船只,主要是为了运输。
就像目前清理和扩宽的车尔臣河,就是为了把粮草物资快速运到且志城,支持前线的战斗。
车尔臣河西去,还和很多小河流连接在一起,一直到达葱岭河。
疏通这些河道,就能和葱岭河、塔里木河形成一个围绕塔里木盆地的水循环。
后世的新疆,水资源逐渐消失,就是因为庞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。
塔克拉玛干沙漠巨大的体型,吸收太阳的热量,每天要蒸发掉多少水分?
汉代塔克拉玛干沙漠,还远远没有成型。
只要能治理好塔里木盆地,新疆比后世的欧洲还要适合居住。
徐晃想水陆并进,不是为了和龟兹人进行水战,纯粹就是为了运兵。
原来的焉耆国和龟兹国之间隔着霍拉山。
汉军除灭焉耆国,龟兹早就已经在霍拉山以西的山口布置重兵。
霍拉山口就是班超建立的铁门关,号称‘天下第一关’。
汉军要想突破霍拉山,进入龟兹国境内,估计会付出很大的代价。
如果能有一支军队,通过塔里木河直达龟兹境内,从后面攻击龟兹国的军队,配合从霍拉山方向进攻的军队。
不仅出乎龟兹人的意料之外,也能让霍拉山方向的汉军,轻松突破龟兹人的防线。
要想兵压龟兹,如果军队都无法入境,哪里能有什么效果?
......
马腾和梁兴对徐晃的这次战略策划极为赞同。
水上运兵在西域绝对是首次,完全可能达到攻其不备的效果。
马腾率先做出选择,“我选择走水路。”
梁兴慢悠悠地说,“寿成兄,在指挥骑兵方面,你肯定远胜于我,水路交给我才是正确选择。”
徐晃的眼里也露出暖意。
马腾和梁兴都选择水路,不是因为水路进军容易,而是选择把危险留给自己。
龟兹作为一个绿洲国家能不断发展壮大,是因为这个国家不容易受到外部的攻击。
在龟兹国的东面是霍拉山,有利于龟兹国防守东方。
南面是绵延数百里的沙漠,形成了天然的屏障。
从水路出发的大军,要穿过二、三百里的沙漠,才能到霍拉山南部。
大军穿越沙漠,哪有那么容易?
粮草和补给的运输,就是一个大问题。
龟兹人在沙漠绿洲生活了上千年,对周围的情况十分熟悉,只要出动小股的兵力,对汉军进行骚扰,就有可能给汉军带来巨大的伤害。
......
看到两人还要争论,徐晃摆了摆手,“我们此次只是兵进龟兹,只要越过霍拉山进入龟兹境内,从塔里木河运兵,只是为了配合霍拉山方向的军事行动。”
“这段河道被沙漠隔绝,龟兹人不可能布置军队,真正的危险在于沙漠。”
“为了保证行动的可行性,我已经让斥候营摸清沙漠的情况,标示出安全的行军路线,危险性并不大。”
“这次水路进兵龟兹的目的有两个。”
“首要目的当然是配合霍拉山口的军事行动。”
“另一个目的,就是想检验水路运兵的速度,还有从沙漠进攻龟兹的可能性是否存在。”
马腾和梁兴这才知道徐晃的真正计划。
徐晃要在实战中实验新的战法,这个想法不可谓不大胆。
但马腾和梁兴一下子来了兴趣。
龟兹南面有沙漠作为天然屏障,本来进攻龟兹只有从霍拉山这边一个方向。
霍拉山其实应该叫霍拉山脉,属于天山的分支,南北长有三百多里,东西宽和将近二百里,山谷纵横、奇峰耸立。
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山区,可以说处处都可以作为战场。
焉耆和龟兹两国,分别在东西方向设立关隘。
汉军从霍拉山发动攻击,没有十天半个月,很难攻到霍拉山西部。
龟兹国本来就是天山南麓的国家,出了霍拉山,还是山地和戈壁沙漠交杂的地形。
龟兹国的军队不一定难缠,但这样的地形,却会严重影响行军的速度。
如果能从龟兹国的南边沙漠发动攻击,汉军的进攻就多了一个方向,也可以随时包抄龟兹国的军队,攻伐龟兹国的时间,肯定会大为缩短。
徐晃和马腾、梁兴,开始围着军事舆图进行讨论。
“在沙漠里探查出行军路线之后,第一件事就是做好补给点的选择。”梁兴首先开口发言,“补给点肯定要围绕绿洲建立,才能保证运输路线能良好运作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