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秦叔和陈佩雅这一层,
本身就少了很多麻烦,
真到了出事儿的时候,再过来烧香,就可迟了。
等说完了这些,气氛一下子轻松了起来,王平安问了陈佩雅,有没有之前已经退下来的大商行的掌柜可以推荐给自己的。
毕竟自己不可能随时盯着商铺,而郑剑锋他们几个现在还扶不上墙。
就算是产品能做出来,到时候卖不出去,也是很大的问题。
陈佩雅摇了摇头,“咱这片还真没有什么大商行的掌柜,就算有,也都被国营店给抢走了。”
秦新建点头。
建国之后,
人才是最稀缺的,就那王平安院子里面的账房先生冯振华来说,解放前是给资本甲管账的,是挨批的存在,但缺人啊,现在还不是到了国营店?
从秦叔那里出来,王平安吐了一口气。
“我就不信了,没了张屠夫,还能吃带毛猪?”
......
......
虽然在掌柜的这个问题上暂时卡住了,但进度还得继续往前推,比如做市场的考察和分析。
毕竟,
现在的年代和后世相差的太远,自己脑子里面的那些东西是不是能被现在的人接受,也是个很大的问题。
所以,
他必须对市场进行考察一下。
所以,他让郑剑锋带着几个,在街面上拿着样品,进行一个个询问。
既是为了印证,也是为了调查顾客的接受度。
同时,还能找出来顾客的核心需求点,以及自己产品的缺陷。
王平安叮嘱他们,顾客说的话,都要记下来,用纸和笔记下来,不追求多,而是一定要记下来。
一连几天,
当王平安看着他们手上厚厚的一沓纸张的时候,他知道差不多了。
将所有的信息汇总起来,
他发现这些信息其实都很明确:
排名第一的需求,耐久度。
比如一款皮鞋,好不好穿是一回事儿,耐不耐穿是另一回事儿。
毕竟这年头,谁买一双鞋都是扣扣索索,积攒个一两年才买得起,真要是买了之后,两天就坏了,那岂不是气死?
第二点就是售后。
以前,国营店里面只要卖出去,故障维修,那就别想了,虽然说有售后,但你敢拿过来吗?
骂不死你!
王平安将笔放下,看着整理出来的信息,眼中光芒四射。
痛点,
这就是自己的机会。
赚钱倒是次要,趁着这一波浪潮,如果能做出一些成绩,也许可以反向提升自己声誉和地位。
忙活了几天,
王平安直接带着郑剑锋和他手下的几个兄弟,来到国营店吃饭。
他们平时极少进国营饭店。
进来全都欣喜不已,气氛轻松。
“接下来,我们的问题就是说服更多的手艺人加入到我们的店里面。”王平安在饭桌上给他们全都分配了任务。
“手艺人还不好找吗?”郑剑锋眉开眼笑的说道。
“街上好多手艺人,可不是都进了国营厂,一抓一大把!”金宝烫的直咧嘴,但不影响他接嘴。
王平安无语的看了他们一眼,敲着桌子骂道:“我们要的是能做精品的手艺人,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要。”
郑剑锋抓了抓头发,“哦?这倒是不好整!”
“找,不管他们来不来,你们就算是一家一户的去敲门问,也先给我找到,到时候,我一个个上门去请也行!”王平安一脸坚定的说道。
找,怎么找?
众人一脸的不以为意。
等到了第二天,恰好是周末,王平安第一个来到了商铺,既然说了要出去外面找手艺人,趁着周末,自己也参与进来。
“不是吧,真的去一家一户的问啊?”
“就是......咱们这脸怎么搁的下?”
“总觉得有种要饭的感觉?”金宝挠头踢了一下地上的石头。
昨天在饭桌上,大家只以为是开玩笑,没想到王平安竟然当真了,真到了上场的时候,他们一个个涨的脸红脖子粗。
郑剑锋他们这些顽主,平时就是在街面上茬架,找事儿,晃荡来,晃荡去。
按他们话说,都是好面的主儿,
这让他们上门去求人办事儿,真就抹不开面子。
哪怕,
他们对于王平安打心眼里佩服,但各个人脸上的不情愿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。
王平安没有理会他们,
自己做自己的,
“滚滚滚......我们可不加入你那什么店,太不像话了,哪儿有你这样的?”
骂骂咧咧,
一个年近六十的老头,一听王平安说着这个,脸一下子绿了,把王平安当成了骗子。
毕竟,
国营厂都不要他们,你说你一个商铺,当初,我求爷爷告奶奶的想找个店,想进去讨份营生,都没有一家要我。
现在,突然有个人让我过去做饽饽,这不扯犊子吗?
老头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,可依然露着窟窿,但是精神矍铄。
然而,
王平安并不气愤,反而迎上前给对方递过去烟,“成不成,您过去看看就知道了,耳听为虚眼见为实,您说是这个礼不?”
“真有这么一家店?”老头拧着眉,打量着王平安,“你有营业证没?”
王平安等的就是他这一句,
直接将营业证拿了出来,摆在了他的面前。
可老头眼中的戒备依然不减,见状,王平安直接冲着后面的郑剑锋他们说道:“老七,你过来,领着段大爷去咱铺子里面转转去。”
柳老七只能领着老头在前面走。
而王平安则和老头聊家常,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