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灾民们住进他们自己搭建的房屋内,孟胜不由发出感慨。
随后,他与弟子告别。
走进房内。
刚想吹灭蜡烛就此睡下。
但突然想起什么,从行囊中拿出苏长歌送的书册。
虽然觉得上面没啥内容。
可墨者重诺守信,既然答应了要看,那自然会看一眼,就一眼。
“天工开物。”
“白瞎了怎么好名字。”
看着书名,孟胜摇了摇头,而后随手翻开一页看起。
“乃杼柚遍天下,而得见花机之巧者,能几人哉?学者童而习之字义,而终身不见其形象,岂非缺憾也。先列饲蚕之法,以知丝源之所自。”
织机遍布天下。
但真正见过其巧妙的又能有多少呢?
学者从小就知道织机含义,却终身都没见过形象,这难道不是缺憾吗?
现在先讲讲养蚕之法。
知道丝从何处来。
看到这,孟胜点了点头,这编纂者还算有点功底,介绍挺吸引人的。
随后,他翻开下一页,一张织机的图画纸跃然于纸上,旁边还有文字注释,介绍如何制作,如何使用,做工原理等等。
霎时间。
孟胜完全被书上的图纸和内容吸引进去,完全挪不开眼。
一页一页不停翻看着。
有时皱眉。
有时惊叹。
有时忍不住拍案叫绝。
“原来还能用这种方法榨油,老夫怎么没想到呢?”
看到书上食油的制取方法,孟胜两眼放光,口中不由发出感叹,“神书!千古神书!有此书在,可活民无穷!”
天工开物上的内容。
跟墨家引以为傲的机关术相比,并没有多么高深,甚至可以说通俗易懂。
但简单好啊!要的就是简单!
此书包罗万象,囊括谷物、纺织、制糖、食油、染色一系列技艺。
每一样都与民生有关,每一种法子都新奇简单,百姓只需经过几十的教导,就算没读过书,也能掌握其中一样技艺。
而这,便是安身立命之法!
靠着上面这些工艺,养活数千万百姓完全没有任何问题。
天工开物之价值。
不可估量!
想到这,孟胜心中既激动又好奇。
苏长歌从那得到此书的?
要知道,他走南闯北数十年,对天下工匠技艺了如指掌。
可书上的诸多技艺却从未见过。
甚至闻所未闻。
“奇哉,怪哉,莫非是天授?”
“难怪叫做天工开物。”
“天工,人其代之,此神书唯有天授,方才能解释的清楚。”
墨家崇敬鬼神,孟胜越想越有这种可能,否则苏长歌一个二十出头的读书人,怎么可能会得到出如此之多的工艺?
心念至此。
孟胜反倒更佩服起苏长歌来。
天工开物既然是天授。
那便是归苏长歌所有,他是读书人,又不是傻子,不可能不知道其中价值。
只要他稍稍动那么一点私心。
垄断技术。
天工开物所衍生出的利益,足以让他富可敌国,子子孙孙衣食无忧。
但苏长歌却大公无私的拿了出来。
并托付到墨者手上。
这其实就跟把技艺传授给天下百姓没什么两样。
此举不仅有益于当世。
而且还遗泽后世无穷百姓。
待到天工开物上的技艺,由墨者们推广,彻底在天下流传开来,无数百姓们借此安身立命,这份功德足以让苏长歌封圣。
“为天下生民立命。”
“楚国公之仁德,不逊于文、亚、礼三圣,甚至足以比肩我墨家祖师。”
孟胜口中忍不住发出感叹。
此时此刻,在他眼里,苏长歌的身影几乎跟圣人一样伟岸。
然而,就在此时。
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。
“楚国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!”
“用本该发下来的粮食和银钱,拼了命的奴役使唤我们做事!”
“不许你侮辱楚国公!要是没有他,你早就被洪水淹死,早就被埋在废墟里,哪里还能吃饱穿暖,在这大放厥词!”
“就是,你们这分明是忘恩负义!”
“去你娘的忘恩负义!”
“他苏长歌贪污克扣我们的钱粮,还要我们感恩戴德,哪有这种道理!”
“兄弟们,把钱粮都抢回来!”
霎时间,外面传来剧烈的打斗声,不时还有惨叫和孩童的啼哭声。
刚睡下的墨家弟子瞬间惊醒。
跑出来查看情况。
孟胜放好天工开物后,也急急忙忙的冲出屋内。
到外面一看,只见火光冲天而起,无数间刚建好的房屋被熊熊大火吞没,孩童和妇女在路边啼哭,大人们争斗在一起。
但有一批灾民,明显是有备而来。
普通灾民都是手拿锄头等物。
而他们则是刀剑。
这群人纵情放火抢夺财物,笑,疯狂大笑,一边笑一边痛骂苏长歌。
为自己的强盗行为找理由。
“墨家弟子,将那些纵火劫掠,手握刀剑,痛骂楚国公的贼子拿下!”
看到这一幕,孟胜怒了。
这并非他生平第一次对百姓失望,可这次却让他无比愤怒。
官府苛政害民,百姓们活不下去奋起反抗就算了。
可楚国公多好的人啊!
对待百姓可以说是爱民如子。
这样的人,这群灾民凭什么诋毁他?凭什么指责他的过错!
当然,孟胜也知道。
此事肯定有人在背后操纵支持。
否则灾民手中不会有刀剑。
但即便如此,他还是失望,还是无法抑制内心中涌现的怒火。
就跟看到一样美好事物,被人粗暴的用火,用刀剑摧毁,一个做了好事的贤者,被自己所帮助过的人恩将仇报,群起而攻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